NEWS
|
藍莓種植全攻略 想要種好藍莓一定要知道這些知識!選擇品種藍莓品種常見藍莓的品種有:適于北方較寒冷地區的矮叢藍莓和北高叢藍莓、適于南方暖溫帶地區的南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其中北高叢藍莓風味及藍莓花青素含量均好于其他兩類,國際市場需求量最大。要根據實際的種植地選擇好藍莓的品種。 選苗如果是直接選擇用藍莓苗進行種植的話最好選擇2-3年的藍莓苗,因為這樣就能比較快的結出果實,如果用更早的藍莓苗開始種可能就需要幾年才能結果。另外不管用幾年的苗都要對幼苗先進行篩選,將長勢弱,根系稀疏、有病害等植株剔除,留下健壯的幼苗作為定植苗。 如果從種子開始種,那么就要先育苗了。一般先用播種盆放入濕潤的水苔,然后再將種子播進去,蓋上一層報紙,并將播種盆放置在16-21℃的環境里保持濕潤,這樣大概一個月種子就能發芽了。種子發芽后就要將播種盆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單切記暴曬,要定時澆水。當幼苗長到5至8厘米高之時就可以進行定值了。 園地建設園地選擇選擇的園地坡度要小。因為藍莓根系分布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所以最好選擇土壤疏松、通氣良好、濕潤但不積水且有機物含量不低于5{bf}的酸性肥沃園地。 園地準備園地選好后,在定值的前一年結合綠肥進行深翻,深度以20~25厘米為宜,深翻熟化后整地。另外,在定植前還要對不完全符合要求的土壤進行改良,以利藍莓生長。 定植草莓的定值時間有春、秋兩季,其中秋栽的存活率比春栽高。春栽則宜早不宜晚。株行距,兔眼藍莓常用2米×2米或1.5米×3米,高叢藍莓用1.2米×2米,矮叢藍莓用0.5~1米×1米。在主栽品種中栽入一些其他品種的藍莓可以提高結果率和果實質量。 土壤管理清耕法從早春至8月份都可進行清耕(清耕法為在生長季內多次淺清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或雜草長到一定高度即中耕。),入秋后清耕對其越冬不利。高叢藍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清耕深度以5~10厘米為宜,過深易傷害根系。 生草法生草法(在果樹的行間種植草類而不進行耕作的土壤管理方法)與清耕法相比,同樣有利于提高產量,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濕度、便于機械作業的優點。 除草在藍莓園管理中,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做好了可使產量提高1倍以上。藍莓除草一般用化學藥劑進行除草,因為人工除草費用高,而且容易傷害根系,特別是矮叢藍莓栽培。 土壤覆蓋土壤覆蓋是指給矮叢藍莓土壤覆蓋5~10厘米鋸末或者樹葉、稻草及其他作物秸稈。它有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和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雜草等多種作用。其中鋸末的效果最好。 施肥施肥種類藍莓施用氮磷鉀復合肥比施單一肥料效果好;最好施用比例1∶1∶1的氮、磷、鉀肥;以施硫酸銨等銨態氮肥為佳,不宜施硝態氮肥;藍莓對氯敏感,不要選用氯化銨、氯化鉀等含氯肥料避免減產或導致植株死亡。 施肥方法和時期高叢和兔眼藍莓可用溝施法,深度以10~15厘米為宜;矮叢藍莓成園后根系會連成一片,所以,以撒施為主。施肥一般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在漿果轉熟期間追肥一次。 施肥量過量施肥極易使藍莓樹體受到傷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要根據樹體營養和土壤肥力等實際情況進行施肥。 灌水藍莓根系分布淺,喜濕潤,及時灌水十分必要。灌水是最好不要用深井水,因為深井水一般pH值都會偏高,且鈉和鈣含量高,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的生長和產量。灌水的時候可以用稀硫酸將pH值調5左右再灌,最好每隔3-5天灌水一次。 修剪技術高叢藍莓的修剪1、幼樹期修剪 此期以去花芽為主,目的是擴大樹冠,增加枝量,促進根系發育。定植后第二、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條,第三、四年仍以擴大樹冠為主,但可適量結果。一般第三年株產應控制在1公斤以下,以壯枝結果為主。 2、成年樹修剪 此時修剪主要是控制樹高,改善光照條件,以疏枝為主,疏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以及根蘗。根勢較開張品種疏枝時去弱留強;直立品種去中心干,開天窗,留中等枝。大枝結果最佳結果樹齡為5~6年生,超過要及時回縮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轉壯。成年樹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個壯枝留2~3個花芽。 3、老樹更新 定植25年左右,樹體地上部分已衰老,需要全樹更新,即緊貼地面將地上部分全部鋸除,由基部重新萌發新枝。 矮叢藍莓的修剪1、火剪 即在休眠期將地上部分全部燒掉,重新萌發新枝,當年形成花芽,第二年開花結果。以后每2年火剪一次,始終維持壯枝結果。 2、平茬修剪 于早春萌芽前,從植株基部將地上部分平茬,全部鋸掉,鋸下的枝條保留在果園內,可起到土壤覆蓋和提高有機質的作用。 藍莓的采收矮叢藍莓果實成熟期比較一致,且早成熟的果實也不易脫落,可待果實全部成熟后一并采收。果實采收后,清除枯枝、落葉、石塊等雜物,裝入容器。 高叢藍莓果實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要持續20~30天,通常每星期采1次。果實鮮食時要及時采摘。另外,不管是矮叢還是高叢藍莓,果實結出來后就要采取措施預防鳥類和食果類昆蟲對藍莓造成破壞。 |